|
发表于 2022-12-9 14: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最开始发在我自己的公众号上,主要在探讨学了心理学后对我自己的作用。题主可以参考一下。
----------------------------------------------------
前段时间在散步的时候忽然想到,我,一个20出头,却读了快20年书的人,教育到底带给我了什么。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不如先回答一个更小的问题,那就是我本科四年在学的听来神秘的“心理学”,到底学了点啥子,对我有什么用。
这篇文章主要希望起到三个作用: 1) 相对真实客观地了解心理学干啥子的 2)辨别市面上的伪心理学 3)抛砖引玉思考一下教育的作用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共4600字,阅读需要10分钟:
· 心理学学了点啥,对我有啥用
· 心理学最大的挑战:可重复&可信度
· 伪心理学遍地走
· 学心理学的人都干啥去了
1. 心理学学了点啥,对我有啥用
我本科在中国著名的野猪大学度过了美好的四年(官方说法:某双一流)。我们那届一共有3000多人,学心理学的一共有不到20个,这个比例算一下就是0.7%,100个里面不到一个,属实是百里挑一。
以致于我给外院系同学介绍自己的时候,他们会惊讶:“嗯?原来我们学校有这个专业?”。给外院系同学介绍倒也罢了,最脑壳疼的是给社会上的陌生人介绍时,“心理学?那你能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吗?” 于是我要一遍遍解释:心理学不学读心术啊朋友。
那我们到底学了点啥。
1) 心理学专业真正在学的
首先我要说一个可能很多人不了解的事实:在中国,心理学是理科,拿理学学位。在国外,取决于课程的方向,心理学可以拿文科或理科学位。为何如此设定,网上的答案不少,我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因为它是一门主要通过实验进行研究的方法。被人熟知的心理咨询,(也就是心理咨询师相关的这个方向),其实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只有一部分人才会选择做这样一个分支。
下图是维基百科对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截图。
虽然是理学学科,但它又不像数学,物理学这种理学那么“理”,它不纯靠定量研究,且没有特别多的定理之类的,所以显得似乎和理科不是一家子。而之所以没有什么不变的定理公式,就在于它的研究对象是“人”。我们看一下心理学的维基百科的解释:
“心理学(英语: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人类以及其他动物的内在心理历程、精神功能和外在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Wikipedia
既然研究对象是“人”,那又哪来什么永恒不变的定理呢?所有心理学里的经典理论,比如条件反射,都只能说是一个“理论”,从来不会有人用“定理”这个词。那么既然心理学的世界没有“定理”,其实心理学能够提供给人们的,更多的只是认识“人”的角度。
下图是心理学的主干课程。这些课我全部学过。说实话,这里面通用的只有三门课程: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统计。这三门通用的原因也很简单:都是研究方法,而不是某个理论。实验心理学学的是怎么设计心理实验,心理测量学的是怎么设计问卷测量想要的指标,心理统计学的是怎么处理实验数据,用什么统计方法。
至于其他的课程,提供的只是以种角度:认知心理学从大脑如何认知世界的角度解释一些人的行为;社会心理学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去解释;发展心理学从人的进化的角度解释…… 只是一种解释角度而已。
随便举个例子,我爱和我家人一起吃苹果。进化心理学可以说:因为人类进化过程中培养了对“甜”的喜好;社会心理学可以说, 因为我家人都爱吃苹果,所有我从小有“从众”的社会压力,也慢慢爱上了吃苹果;生理心理学可以说,因为苹果很甜,所以促使我分泌多巴胺之类的快乐物质,所以我爱吃苹果。
都解释的通。但都不一定是正确的解释。
这就有点像学历史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你用哪个史观都有道理,但哪个史观都只是一种角度。
2)我学会了啥
所以四年心理学学完,我最大的感受以及收获是:我不随便相信任何观点,心理学里面再牛逼的理论和实验也不是普适的。独立思考,批判性思考。毕竟可能你一节课一个教授深信的一个东西,到了下一节课就被另一个教授狠批;上一篇paper提出的观点,过了两个礼拜就被同行发文章批评。心理学的学生可能比别的任何人都不信心理学。
第二个收获是,对别人的理解与不评判。人是多么地复杂,我刚刚说了我爱吃苹果的例子就是很多种解释。更不用说更复杂的行为背后有着更多的动机和更多因素牵连,不要尝试去完全解释和理解别人的行为。我连我自己的行为都解释不清楚,解释别人干啥。你能完全解释清楚你自己为啥爱吃苹果么?
但话说回来,在做PM的过程中,的确心理学帮我我更多的角度去理解用户行为。但这只是提供给我了更多的角度去理解,我从来不指望完全能解释。
心理学也的确给我了一些生活中小技巧的启发:比如难过的时候怎么应对会好一点;比如怎么使用记忆宫殿等等。这些听起来神奇但可以实践的小技巧。
2. 心理学的挑战:可重复性 &可信度
本科最经常调侃的两个学科:心理学和生物。因为这两个学科的可重复性简直可以用灾难来形容。实验的可重复性是衡量一个学科是否solid,是否可以被称之为“科学”的标准。
如果我今天宣布我发现了一个心理学理论,但是你明天重复我的实验却发现不了,那我的发现可能仅仅是因为偶然。
OSC 的科学家团体在2016年《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探讨心理学实验可重复性的文章。他们选取了心理学顶级期刊在2008年发表的100项实验进行重复,仅有36项重复结果的统计显著。此外,83%的重复实验的效应量(Effect Size, 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关联强度的指标)都小于原研究。这项研究引发了关于心理学研究“可重复性危机”(Reproducibility Crisis)的广泛讨论。
就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的,哈佛大学Amy Cuddy关于“力量感姿势”的研究。这个实验的发现是无法被重复的,研究者本人也说了“it’s disappointing”。(参考文献见最后)
这只是心理学危机的一面。
另一面是心理学实验的可信度:即信度与效度。
信度是指可靠性或一致性。我做一个问卷,测量你的焦虑程度。在同一个人同一天保持同一情绪的情况下,我不能第一次测焦虑指数为80,第二次为20。
效度指的是我能不能测出来准确的指标,反映某一问题。我想要测量开心程度,如果仅仅只用你一天笑了几次来判断,并不能反映你真的快乐,你可能只是逢场作戏擅长微笑。
信度效度兼备的情况下才是一个合格的心理测试。著名的MBTI测试知道现在还被人当成自我介绍或者企业入职要测量的东西,在我看来就真的很可笑。MBTI那个东西信度效度都有问题,甚至实验指标的设计都有问题,一天天拿着MBTI说事和拿着星座说事基本上差不多。具体可以参考果壳的这篇文章:《MBTI测试,从头到脚不靠谱》。
一是可重复性,二是可信度,这两个才能决定一个心理学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可信。
有的东西,看看就行,别瞎信,别把它当成自己定义自己的东西。你觉得能帮到你就用,比如你觉得星座,占卜等真的能帮到你,给你个安心,信了也没事,别被割韭菜骗钱就好。
3. 伪心理学遍地走
刚刚得出的结论:一是可重复性,二是可信度,这两个才能决定一个心理学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可信。
这两个点就足以推翻市面上90%的心理学文章,书籍,视频。
1)伪心理学1:各种心理测试,读心术,xx心理学
所以为什么很多学心理学的人反而是完全不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那些理论,为什么不信各种心理咨询的流派,为什么不信各种心理测试,主要是由于以上的原因。
那些流派有道理吗?可能有一点,但也可能没有。
以上为B站“心理学”的搜索结果你梦见一个柱子就说你性压抑,这不是搞笑呢吗?万一就是你新家就是有一个柱子呢?我眉毛忽然抽搐了一下就暗示我撒谎,这不是逗我吗?万一我就是没睡好呢?(那些微表情读心术真的是骗人的)
退一万步,如果真的微表情读心术有用的话,所有警察都去学这个东西就好了,或者所有学心理学的都去当警察好了,反正犯罪与否能通过表情看出来,我们再发明一个算法识别微表情,当成测谎仪,从此天下就没有骗子了。
因此B站上图的搜索结果,的确没有什么是真正可信的。而且不少结果都是非常猎奇的标题党的,比如人格障碍症,比如”几个迹象表明你在性压抑”。看到这种标题我一般都当成封建迷信来看。
警惕一切给你自己贴标签的结论。真正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是从来不给人贴标签,给你诊断或者下结论“你就是一个xx样子的人”的。
还有前几年卖的各种书:《色彩心理学》,《爱情心理学》,《商业心理学》等等等,就差《上厕所心理学》了。
记得大学的一个教授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它太广泛了,心理学内部的分支流派也特别多,你永远可以找到一种解释方法。
所以如果你之后在市面上真的看到什么《厕所心理学》《上厕所不带纸心理学》《上厕所带纸心理学》也都不要奇怪。重要的是看它到底可不可信,有没有做实验,是否能重复,信度效度是多少,效应量是多少。
2) 警惕一点:各种心理学公众号和文章
这两年心理学的各种公众号做得出圈的不少,再加上正念冥想这个东西越来越普及,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对心理学没兴趣。而且讲真,但凡是个人,都能对心理学bb上两句,就像北京出租车司机每天都在指导国家政策一样。毕竟谁还没个“心理”了?
我很久之前有关注过Knowyourself和简单心理,说实话内容是还不错的,也相对靠谱。但后来我就取关了,因为对我个人的生活来说没什么意义。而且我不是很喜欢它每一期都分析非常多的原因,感觉有一点“贴标签”。
不过我身边也不乏这些公众号的忠实读者。这些公众号可以看,只是想提醒大家警惕,也不要太信以为真了。心理学能给你的永远只是一些解释,给你看待问题的角度与可能性。
比如文章分析认为不自信的原因可能是“1. 对自己期望太高 2.太在意别人的目光”等等,但不一定真的是这种原因。
对一切贴标签的分析保持警惕,保持独立思考。
3) 没有意义:国家一级二级心理咨询师
2017年9月,人社部发布的(2017)《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鉴定。我比较认同简单心理在知乎上的回答:“放在时代发展的维度上看,人社部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取消,只是心理咨询行业发展中的一个节点,迎来的是心理咨询行业走向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新阶段。”
放在3年前,考取一个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背背书上上培训课就去考了,考完你就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了。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心理咨询师证书持证者超过100万。大众对心理咨询的接受,催生了一大批考试培训速成机构,代报名机构,紧接着市场上出现一批仅拿到证书之后就“挂牌”做咨询的非专业人员,导致行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乱象横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大众只知道“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而不知道这张证书无法真正鉴别专业和非专业人员。”
我猜测良莠不齐的市场情况是国家取消这一证书的原因之一。所以一个“国家二级三级咨询师”的称号并不代表任何东西。
4. 学心理学的人都干啥去了
一言以蔽之:干啥的都有。
我的学长学姐有当老师的,有转码农的,有继续做心理学科研的,有去企业工作的,有做互联网的,有自己创业的,也有少数选择做心理咨询的。
本科专业并不完全限制未来的发展,我的理解它只是一个赋能的方式。商科给商科生赋能对基本经济知识的理解;数学给学数学的人赋能量化与抽象计算的能力。本科学习只是一个未来职业选择的相关因素,不是决定性因素。
当然,对于一些门槛比较高的行业,有一些专业是帮助你进入这个门槛:比如你想做心理咨询师,那心理学肯定还是要学的;你想做码农,数据结构肯定是要学的。
以上。辛苦写很久给个再看吧。References:
[1] 知乎-《心理咨询师证书取消了,想从事这个行业的话,要考什么证书呢?》简单心理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2032769
[2] Inside the debate about power posing: a Q & A with Amy Cuddy https://ideas.ted.com/inside-the-debate-about-power-posing-a-q-a-with-amy-cuddy/
[3] 果壳-《MBTI测试,从头到脚不靠谱》https://www.guokr.com/article/440219
[4] Gilbert D T, King G, Pettigrew S, et al. Comment on “Estimating the reproducibility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J]. Science, 2016, 351(6277): 1037-1037.
[5]Anderson C J, Bahník S, Barnett-Cowan M, et al. Response to Comment on “Estimating the reproducibility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J].Science,2016,351(6277): 1037-1037.
[6]知乎:《独家调查|心理学研究“可重复性”危机,真相是什么》https://zhuanlan.zhihu.com/p/20700828
[7] 高低能量姿势 图片来源 知乎:简秋弥生
文章来源于我的个人公众号:IDEAddiction1, 附上了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IDEAddicti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