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快查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8|回复: 0

凌晨两点半的儿科急诊住总: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复制链接]

3

主题

4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9-24 08: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这篇文,不写单个的病例,串在住总生涯中,整体聊一下吧。
我的公众号“儿医园羽”没有留言功能。
目前每天只能发一篇。
同时系统允许你提前一天写好一篇,定时推送。
7月25日太忙,公众号没来得及发,空了一天。
当天的文,补在7月26日凌晨发掉了。
7月份已经快到了尾声了。
我的急诊轮值住总生涯,已经过了快一半。
工作常态就是忙到飞起,每个班次都有抢救病人,跑监护室变成了常态。
而且毫无劳动法可言,劳动时长和劳动节奏很变态,哈哈。
不过大家是当医生的,对这种生活一定要适应。
你不能指望生活和工作去适应你。
你得自己去适应工作和生活。
这样的状态,还将在较长的时间里都是常态。
如果接纳不了这种状态,其实很跟自己过不去。
过日子嘛,干嘛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人类的耐受度很强。
不管什么状态,习惯了,就耐受了。
人生本就是挺CD的一个过程。
7月25日前夜,我在急诊室,再次遇到了之前的老病人。
13岁多的女孩子,吞服了大量药物和敌草快。
两只胳膊上,密密麻麻地都是新鲜刀割痕迹。
被送到抢救大厅洗胃。
然后再送到监护室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这样的治疗过程,其实身体上是很痛苦的。
但对这个女孩子而言,可能身体的痛苦都麻木了。
内心的痛苦,可能深沉强烈到无法排解了。
作为急诊和重症室的儿医,我们对这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已经无能为力。
能够在生理学意义上,把她们的生命抢救回来,已经耗尽了值班医生们的体力和时间。
儿科抢救大厅很多时候都非常忙碌,而且功能很多样。
除了抢救急症、重症病人,还要兼顾普通新生儿看诊、普通病人抽血、后夜采核酸、夜间陪检查、住院盖章等等杂活。
关键是夜间只有一个一线医生!
关键是夜间只有一个一线医生!
关键是夜间只有一个一线医生!
所以经常会出现,我们这边要死要活地在抢救一个病人,旁边一堆家长等着要陪检查、要住院盖章!
关键这些家长等个3分钟,就开始极度不耐烦,一直反复不停地问:你们医生怎么还没好?
连我这般好脾气的人,都觉得简直了!
但再生气,也不能反问家长。
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解释。
如果非要吐槽,我只能说:制度设计不合理。
给急诊室加了这么多复杂功能,人家家长看病找你,天经地义。
等个几分钟要催,那你作为医护人员,不能反驳、只能受气,也是应该的。
顾客是医院的衣食父母,满意度调查一向很在意患者就诊体验,这是国情。
但医院为什么要在这么少的人手配备力量的情况下,安排这么多活呢?
很大程度上,还是自负盈亏的大制度所致。
要用最少的人手、干尽可能多的活,这样才有盈利可言,才能发得出工资奖金,还能进行扩张。
制度的问题,说到底是国情和顶层设计所致。
儿科只是不幸在制度实验中,成为了中国医疗的重灾区。
公立医院的儿科急诊室又是这种重灾区的集中体现地点。
我想了一下。
偌大一个三甲儿科急诊室,夜间急诊室灯火通明。
但如果家长们知道,真正看病诊疗的一线医生,其实只有一位。
可能感受会跟想象中完全不同。
看,这就是人们的臆想跟现实的分水岭。
世界不是以“你以为如何”的应然在运转的。
世界从来都是以“实然”在运转的。
目前的国情和制度下,必然是既要......又要......还要......。
如同正在进行的三明,官方号称四方赢麻了。
但在重压下,度过一日又一日的那些苦逼人生们,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当然了,其实如果只是熬这种临床班次,哪怕白加黑加黑,也还是能过下去的。
更为关键的压力是小论文和课题的压力。
在这种高压下,一个医生,必须要腾出体力和时间,来做点研究。
如果不做研究,前途注定了不平坦。
你对自己不狠,生活就对你狠。
两选一的情况下,你看着办吧。
题外话
非医疗的好友,曾经问我,觉得我整天这样熬夜对身体不好。
让我注意休息。
我个人觉得吧,“熬夜对身体不好”这句话,一直是“何不食肉糜”。
有点“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悲怆。
健康这个话题,理论上是医疗圈的。
但医疗圈的中青年医生们,熬夜是制度规定的。
值班24小时乃至30小时,经常是家常便饭。
班次上各种飞奔抢救病人,简直能累到你虚脱。
如果说守护人民健康的医生,自身的工作模式被迫是最不健康的。
那么“健康”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应然”,不是“实然”。
它跟自由平等其他所有词一样,只是被创造出来,易于大众理解的。
自始至终,它都不是世界的真相。
与现实不符的理论,都应该抛弃。
我们要继续寻找,一种贴合现实的理论,并且把它应用于现实。
世界的真相是比较难看的。
不愿意看的人,不看也罢。
必须得看的人,应该锻炼头脑,看得再远再深一点罢。

个人公众号“儿医园羽”,欢迎关注。听儿医和儿科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病例快查网

GMT+8, 2024-12-29 02:50 , Processed in 0.0881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