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快查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回复: 0

心理疫苗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3-4 07: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节这一个月,对他一定很难吧」。这是夫人聊到她的以色列老师时,脱口而出的一句话。看着一脸懵的我,她解释道,「他小时候以色列一直在打仗,鞭炮声对他来说很创伤」。我恍然大悟,同时也相当感慨,面对相同的事物,不同人的情绪反应竟然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听到爆竹声,中国孩子想到的是美丽的焰火,而一个以色列老人想到的竟是亲人的鲜血。

然而细想起来,这却是生活的日常现象。面对同样一道难题,一些孩子想到的是刺眼的分数和家长的责备,而另一些孩子想到的是在老师同学面前表现的机会。面对同样的PUA伎俩,一些人会被勾住,而另一些人却会躲开。面对同样一个玩笑,一些人会理解为恶意,而另一些人却哈哈大笑。

这一轮疫情,面对同样的新冠病毒,有些人无症状,有些人却ICU。与身体类似,一生中,每个人在心理层面也会遭遇许多病毒——大大小小的挫折、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对避无可避的病毒,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升免疫力、控制基础病。

前人说:爱是软肋,也是铠甲;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那么,什么样的爱可以编织铠甲,什么样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呢?能否像接种新冠疫苗一样为孩子接种心理疫苗呢?

不少人把贫富差距归因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认为富人敢于投资敢于冒险,而穷人只知道消费和储蓄。而我认为这是本末倒置了。当你家财万贯时,拿出100万去冒个险,并不是一个很艰难的决策;反之,当你的生活朝不保夕时,任何损失都将是不可承受之重。所谓的穷人思维富人思维,本质上都是理性思维。

同理,心理免疫力强的人,他们敢爱敢恨、越挫越勇,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性如此,而是因为他们是精神意义上的富人。他们幸运的获得了原生家庭红利的加持,拿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精神上富裕的人,内在的自尊和自信是如此之强大,以至于遇到失败不会轻易否定自己的能力、遇到轻视不会轻易质疑自己的价值、遇到诱惑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根据稀缺性来定价的,不只有商品,还有信心和尊严。

对精神财富,每个人都有三个储蓄罐——胜任(Competence),自主(Autonomy),亲和(Relatedness)。在Deci的自我决定论中,它们对应人类的三大基本心理需求,是生命的动力之源。从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开始,他就在想方设法往这三个储蓄罐里存钱。他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以期在更多的地方获得胜任感。但他太过弱小,以至于会常常体验到挫败和沮丧。这时,父母的支持和鼓励带来了宝贵的亲和感,避免了这些无力感恶化成不安感,甚至引发生存焦虑。而有时,父母的援助附加了政治条件,威胁到了小家伙的自主感,他便会化身为战士,用或消极或积极的手段抗争到底。

这个存钱的过程,看似很感性,实则很理性。金币的积累,就是从体验到信念的凝结,伴随着理性的观察、归纳、假设、检验。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自信的积累凝结出的是良性的归因倾向,自尊的积累凝结出的是健康的依恋模式。下面说说我对这两个过程的理解。

先说说归因倾向

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是大脑的本能。古人想象出的雷公电母,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本质上都是一种归因活动。同样,无论你意识到与否,大脑都在孜孜不倦的为我们解释自己做某件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各人的解释风格就是个体的归因倾向,人群间存在显著差异。以“这次数学考得不好”为例,不同的人可能会总结出不同的原因(见下表)。

表1. 对于“这次数学考得不好”的归因。
原因内外部
:是我的原因吗
稳定性
:短期可变吗
可控性
:我能控制吗
充分性
:必然导致该结果吗
我数学不行
(天资)
内部稳定不可控不充分
题目太难
(运气)
外部不稳定不可控不充分
考试时状态差
(运气)
内部不稳定不可控充分
学数学的投入太少
(努力)
内部不稳定可控不充分
有些知识点没掌握
(技能)
内部单向稳定可控充分

那么哪些属于良性的归因呢?不看广告看疗效,能有效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就行。这里,可控性是关键。如果把考得不好归因于考试太难(行为人主观不可控),自然除了抱怨什么也不会做,而如果归因于天资不足(同样不可控),甚至还会自卑和逃避。相反,如果归因于可控因素,比如不够努力或者知识技巧没有掌握好,就会更加倾向于采取行动。

在《终身成长》一书中,Dweck用实验证明成功时夸孩子努力(可控)比夸孩子聪明(不可控)要好。Dweck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以至于很多朋友后来直接把“夸努力”奉为圭臬。但在我看来,“夸努力”和“夸聪明”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并非成功的充分条件。假如下一次孩子虽然非常努力却还是失败了(很多任务如果方法不对,再努力依然难以成功),那么他还能坚信成功源于努力吗?下一次他成功的时候,他还敢归因于努力吗?

一个人信念的建立,其实跟科学理论的建立很像。一个理论,对现象的解释力越强就越被信任,反之则会被质疑。因此,我在经典归因理论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维度——充分性,以衡量该原因是不是该结果的充分条件。良性的归因,除了要可控,其因果关系还必须是清晰的、经得起检验的。

在《三体》中,三体人通过干扰高能粒子对撞的实验结果,阻断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用最低成本锁死了地球文明的科技发展。锁死一个孩子的发展潜力,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只需要干扰他的归因实验数据即可。在干扰性的外部反馈下,他归纳不出成败背后的真实原因,就只能强行想象出“雷公电母”来给自己一个解释,然后安心躺平。

形成了不良的归因倾向,就会对“挫折”病毒易感,症状表现为缺乏自信,回避挑战,一蹶不振,处世悲观等等。

作为家长,我推荐引导孩子将成败归因于具体的“技能”,这在两年前这篇文章(动机的养护)中有更多的探讨。多为孩子提供「低技能 → 掉坑被点拨“失败是由于某项技能不足”提升技能出坑被表扬“某项技能有进步”」这样的经历和体验,有助于帮助孩子形成良性的归因倾向。一些家长害怕看到孩子受挫折,喜欢为孩子代劳,其实是剥夺了他们的成长机会(收集实验数据的机会)。

再说说依恋模式

与人的主观幸福感联系最密切的是人际关系的好坏,而亲密关系则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按照对亲密关系的不同感受,人群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 安全型依恋:亲密关系是稳定的,相互依赖是安心的、自然的。
  • 痴迷型依恋:亲密关系是不稳定的,必须要牢牢守住。
  • 疏离型依恋:亲密关系是有毒的,感情流露是危险的。
  • 恐惧型依恋:亲密关系是带刺的玫瑰,又诱人又伤人。




四种依恋模式(图片来自网络)

关于非安全型依恋,一位自称有轻度边缘型人格的网友曾经分享自己的心理状态:
害怕被抛弃的人,总是会“作”一些。一次又一次地试图找到对方“爱我”的证据。对于一般人来说,几次试探是可以接受的,得到结论之后就会停止。但是具有边缘型人格的人们,即便确定了这一秒对方爱我,但却无法判定下一秒对方是否还爱我。

就好像,做实验时,进行许多个试次后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可是他们,似乎永远在收集数据,永远怀疑上一次的数据不真,永远担忧下一次、下下次、下下下次的数据会改变整个分布的形状。

又是实验,又是数据,是不是似曾相识?没错,我们对于自己是否被爱、是否值得被爱的结论,也是通过儿时一次次实验得到的我们感受爱和付出爱的能力,同样可以用三体人的方法被锁死在童年。感兴趣具体做法的朋友可以自己了解一下情感忽视、情绪否认、双重束缚这些。

形成了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就会对“PUA”之类的病毒易感,症状表现为讨好型人格,边缘型人格,无法进入或维持亲密关系等等。

爱是一门艺术,一旦走形,容易变成缺爱或溺爱,都无益于形成安全型依恋。健康的爱,需要能够调和自主与亲和的冲突,维持自由与规则的平衡。

初生的婴儿就像一个小野兽,需要慢慢学会理解他人,学会社交规则。这个痛苦的社会化过程,意味着他要放弃一些个人中心化的自主需求,构建一个“超我”来制衡“本我”。这个过程中,爱与规则缺一不可。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除了缺爱和溺爱,还有一种强加的爱。亲人之间,难的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是己之所欲,慎施于人众所周知,你穿秋裤是因为你妈妈觉得你冷。此类对自主需求的践踏,是对亲密关系的严重伤害,可谓好心办了坏事。我也曾千方百计想引导女儿爱上团队体育运动,因为我自己在此获益良多。而现在我会尽力压抑住「怎么能让她错过这么好的风景」的遗憾,尊重她自己的选择。

春节了,又到了给孩子发红包的时候。我想,她能收到的最大的红包,应该就是“原生家庭红利”了。「愿世间每个孩子都被这世界温柔以待」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幻想,还是「愿每个孩子都能身披爱的铠甲,在这并不温柔的世界行得自信自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病例快查网

GMT+8, 2024-12-28 12:57 , Processed in 0.0726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