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快查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1|回复: 0

年轻患者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型卵巢癌的临床特点:12年 ...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9-21 15: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蔡艳,尹婕,金滢,李艳,吴鸣,杨佳欣,黄惠芳,冷金花,潘凌亚*
单位:北京协和医院 妇产科
本文介绍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潘凌亚 教授等人在 2019 11 月发表于杂志“ 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上的文章“ Endometriosis-associated ovarian cancer is not a distinct clinical entity among young patients: A 12-year cohort study
影响因子:3.379
当期杂志封面图片:



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一、论著摘要

背景及研究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 是以病灶出现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为特征的妇科疾病,易引起盆腔疼痛、痛经和不孕等,见于5%-10%的育龄期妇女和3%-5%的绝经后妇女。研究显示,约1%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发生恶变,其中最常见的是EMs相关性卵巢恶性肿瘤(Endometriosis-associated ovarian carcinoma,EAOC)。一些研究显示EAOC患者预后较非EAOC患者好,但EAOC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小于非EAOC患者,而年龄也是影响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分析年轻EAOC患者(≦40岁)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探讨这些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varian endometrioid carcinoma,OEC) 和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OCCC)育龄期患者(≦40岁)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我院妇产科行卵巢癌全面分期术或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化疗及随访资料完善。
主要结果:共有94名患者纳入这项研究,其中40名(42.6%)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EAOC组),54名(57.4%)患者无子宫内膜异位症(非EAOC组)。其中单变量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对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生存率(OS)没有影响(EAOC组与非EAOC组5年PFS:80.0%对75.9%和5年生存率:85.0%对86.0%)。多元分析证实FIGO分期(II-IV)、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和>1cm的残余病灶是独立的PFS的影响因子,而大于1cm的残余病灶是OS的唯一影响因子。
表1.EAOC组与非EAOC组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比较


表2.PFS和OS影响因素分析


表3.保留生育功能的22个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育结局





图1:EAOC组和非EAOC组5年PFS及OS曲线

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年轻OEC和OCCC患者的预后无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潜在的分子机制进亟待深入探讨和验证,以便为临床精准治疗奠定基础。
二、评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925年,Sampson首次报道恶性肿瘤与异位子宫内膜并存于同一病变,认为EMs可以发生恶变,称之为EMs相关性卵巢恶性肿瘤(Endometriosis-associated ovarian carcinoma,EAOC)。EAOC中上皮性恶性肿瘤约占90%,其中子宫内膜样癌(OEC)和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约占全部病例的76%。大量研究提示年龄与EAOC发生风险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相较之非EAOC,EAOC患者更为年轻,其平均年龄在40-55岁。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OCCC和OEC年轻患者(≦40岁)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40名(42.6%)患者有子宫内膜异位症(EAOC组),54名(57.4%)患者无子宫内膜异位症(非EAOC组),结论认为在年轻的OEC和OCCC患者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是独立影响肿瘤预后的因素。
本文章的不足之处是作为一项单中心的回顾性分析研究,存在固有的研究方法的缺陷。需要更多的研究关注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机制,及时识别可能发生恶变的患者并采取适当的手术干预以减少卵巢癌的发生。

第一作者:



蔡艳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2017级临床型博士。主要科研方向为妇科肿瘤。

通讯作者:



潘凌亚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女医师协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多个核心杂志常务编委或者编委、特约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初审专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项,国家卫生部基金一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北京协和医院重点基金一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两项。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和专著近百篇。

本文主持人:



陈娟

医学博士,理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华预防医学会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病例快查网

GMT+8, 2024-12-29 03:50 , Processed in 0.07057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