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快查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3|回复: 0

读书报告—— 人性实验:改变社会心理学的28项心理学研究 ...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1-1 10: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我的读书报告。
Point1
   在阅读本书时,我深深地感受到研究者们的细致和周到,并认为这非常需要我们去知晓和学习。在费斯廷格和卡尔·史密斯有关认知失调的实验中,主试需要让被试相信一个虚假的实验目的。书中对此进行了描述,读者们能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实验者那精湛的演技和真诚的说辞,让被试自然地进入实验者的局,增加了实验信度。社会学家们在实验的各程序上穿插着让被试更加相信他们虚假实验目的的解释和引导,他们编纂的故事都非常完整和具有细节,加上他们真诚的表达,很难让人不相信他们说的话。但本书也强调这引发的伦理问题值得考量。              
    在这项实验中,有一个实验程序是实验者要求被试向下一个被试说明这个无聊的实验十分有趣。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实验者在这时给了被试一张纸条,纸上详细地说明他到时应该说什么。也许研究者考虑到两点,被试可能不善表达,或者这能控制无关变量。研究者实在是细致和周到。
研究者的细致不仅于此,在达利和拉塔内有关旁观者的研究中,他们并没有在人格因素上发现被试提供帮助有何不同,但在被试生活的社区大小这一因素上发现了相关。很明显,研究者的沉浸度是很高的,我猜想他们的人生体验在实验中应该发挥了深入浅出的作用。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做心理学研究不仅仅是要感兴趣还得要能沉浸,即理解。当然我有此感受的原因是因为我很多事情都还没有经历,也就没能有理解的前提,选择范围就更窄。
Point2
   社会心理学家们的巧思。Crutchfield开发了一种方法,用可以反映其他被试(虚假被试)选择的盒子替代真实的被试。另外,研究者们用电话中的录音替代假被试。这样做法就可以更加经济和简便。
Point3
   我对社会学家能找到如此具有概括性的社会规范格外崇敬。他们通过观察每个地区不同的社会规范发现人们都在自动化的遵守规范开始了“自动化服从”的研究。他们以“同意他人的请求”和“从众”作为主题去探究“服从群体规范”。而这两个规范的概括性之大。
Piont4
   社会学家们能够抛开表像,分析到事情的本质,揭示出让人觉得惊讶但是认同的原因,让人深感佩服。例如,人们在看到他人有困难而不做出选择中,并非简单地由于看起来的冷漠。其中不单单有责任分担原则还有“双避冲突”,做和不做两个选择都让人找得到理由避开,造成了人们的“不作为”。
Point5
   众多社会心理学研究是从研究者观察和思考社会现象开始的,所以拥有对现实的洞察力,对历史的了解和对人类的兴趣非常重要。本书强调科学研究的起点是问题,问题意识要强,以问题作为导向去做研究,那么研究就不缺活力。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本质,即学会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非常重要。
Point6
   社会心理学家们的耐心是我们的榜样。书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米尔格拉姆关于服从的实验的,这些大量的实验是为了证实最初的实验结果,确定服从的调节变量和服从的边界条件。研究者对实验做了很多调整,做了繁多的实验,只为探索心理规律,描述心理现象。
Piont7
   在看本书的实验时,我不像原只来重点关注实验目的、变量和实验结果。我们看到在权威服从实验中,主试用礼貌且沉重的语气要求被试继续实验——“请继续”“你别无选择,你必须继续下去”。我能够在此感受到被试此刻的无力,主试并不正面回答你的问题,但一直向你礼貌地提出他的要求,在此刻我感受到世界里没有“我”,只有他的要求,脚趾急得扣地,但大脑一片空白。当然这只会是一部分人的感受。
每一个实验中都有特别多像上述描写的细节呈现,我想这是实验的人文魅力。本书中的很多实验都很复杂和繁琐,他们面临着诸多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也许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不断创新实验和思考,分析社会现象本质,也许这正是社会心理学家的热爱之处。
以下是对本书第一章节的读书报告。
Point 1猜想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成因
1987年Langer, Blank和Chanowitz的一项实验揭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自动化服从”行为的支配。本篇以“社会人都是梦游者”开头,精简地表现了人们在社会中会无意识遵从已习得的社会规范这一规律。但这的确让人意想不到,我们在生活中竟然有如此多无意识行为。
带着震惊,我们先来看看他的实验。一名研究助理会询问不知情的被试是否可以插队复印五份文件,其中的自变量是请求理由。有三种理由,分别是合理理由、不合理理由和无理由。实验结果是在合理理由下,被试的服从度为94%,不合理理由下为93%,无理由下
为60%。可以看到服从度都非常高,尽管在不合理理由下,人们也都同意了这样的请求,是否有些奇怪呢?现在我们先来看下一个进一步的实验,就将明白这其中的奥秘。在这个实验中,研究助理将要求复印五份文件的请求修改为二十份。这时人们在合理理由条件下的服从度为42%,在虚假理由和无理由条件为24%。实验发现,当人们需要为此付出更多的时候,就停止了原本应该遵从的社会规范,也就是停止了自动化服从,进入了意识思考。
对此我想到了一个越来越流行的说法——“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古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利益而奔波,这并不可耻;人人都是利己主义者,这是事实。通过上个实验我猜想“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实是在描述人们与社会的联系很弱,表现出这部分人没有完成社会化,没有习得这些体现他们完成社会化的社会规范而显得自私冷漠。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有关瓷器的纪录片,我有这样的感受,景德镇的手艺人用大部分的精力去创作,他们不断创造出各种品类的瓷器,从白瓷、青花瓷到釉里红瓷等,越来越精美;与此同时,当一个人将自己的精力都只放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将能观察到一个精致的“我”,越来越会为自己做打算。他们也许没有产生过承担社会责任的想法,但就算是个体主义的西方也强调权力和义务。利己和“大爱”应该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结合自己的能力、性格、理想和机遇去造就不同模样的值得被尊重或者推崇的公民。
感受之二是实验中的不合理理由是“她想要复印”。在我的印象中,很多书上对实验的描述会省略掉这样的细节,他只会说他使用了合理理由和虚假理由,但不会说具体内容。
我对此的感受是如果有这样细致的描述,对实验的体验也会更加的细腻,用现代的语言说就是“带感”。其次,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将更加了解什么叫实验的可操作性。清楚的实验过程可以将读者带入实验,读者的思路和感觉跟随着实验一步步推进,这是一个复活的过程。虽然根据实验过程去揣测一些效应的内在机制是有些唯心的,但这个过程,十分有趣。很多理论也是从猜想开始的,接下来也许就是用实证的技术和方法去证实猜想。本书对实验都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从背景到实验设计到实验过程和最后的解释。
Point2 猜想从众机制中的“中庸思维”
本章节由不同地区的社会规范不同的背景讲起,引出上述的第一个实验“自动化服从”,接着将眼球放于最早一批有关“感知规范”的研究上。后来,Solomon Asch继往开来,提出“当感知刺激不是模糊时,人们的从众程度会如何以及影响人们从众的因素是什么?”我们先来感受最早一批研究“感知规范”的社会心理学家们的智慧。
在这个实验中,被试需要对持续两秒的静止光点(眼球震颤导致光学错觉)进行距离移动判断。他们独自估计时的距离大多在1到10英寸,但有一个被试声称移动距离为80英寸。我非常喜欢作者将这个另类数据告知读者,而不是省略。后面我们将看到这个另类带来的思考!下一步主试要求被试连续几天大声读出他们的估值,慢慢地,他们的估值趋于一致。后来Jacobs和Campbell用一名假被试取代真被试,而假被试会给出极端估值,被试的估值受到一定影响,他们的总体估值变高。接下来,用再把假被试换成真被试,并且将有四名真被试作此替换,进行接下来的四轮。但就算如此,由假被试导致形成的夸张规范依然存在。
我们在这个实验中发现,被试们对模糊刺激的判断很受外界影响,一旦有一个“坚定者”介入,大家的判断会由此发生变化。在这个实验中,可以猜想从众也不仅仅是指人们会跟随大多数人的脚步,遵从已形成的社会规范。实验中是剩下所有人跟随一个人进行一致的调整,这个“调整”里仿佛有一种“中庸”思维,即两端调和而趋于一致,就算一方势单力薄也没有关系。
再次回到实验中,群体由于假被试的极端值改变自己的判断,说明群体会因为个别人而发生有力改变。而研究者在被试单独报告移动距离的数据中发现,有80英寸这样的极端值,这说明人群中有极端人存在,在现实生活若他们坚定发声也许能愚弄众人,如12年炒的世界末日!这在现实中耐人寻味。前端时间我看到有说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有偏差,特别是评论或弹幕类的发声部分。根据我们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发现在网络上发声的其实是少数人,但他们带偏舆论,仿佛代表着人类全体。在21年的时候有人写过一篇“呼吁知识分子敢于发声、引导网络舆论并传播正确的观念和知识”,这篇文章表明高学历的人不爱在网络上说话。除此之外,爱在网上发声毕竟还是只有一部分群体,网络发声的群体结构也许值得研究。但如果多数人相信网络言论就是多数人的看法,最后说不定会有多数人像少数人想法靠拢的结果产生。最后,不得不强调需要重视实验中的刺激是模糊的这一条件。但事实上,在社会生活中的众多刺激也是难分对错和利害,模糊的刺激也许占大多数。
后来Solomon Asch想知道如果实验中的刺激不是模糊的,人们还会遵从其他人的错误判断吗,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着从众程度呢?在这个实验里,我们将看到人们真的会因为其他人而怀疑1+1不等于2这样显而易见正确的答案。
阿希做的实验是让被试报告三条线中的哪一条线与首先呈现给他们的标准线一样长。后来他为了确定在从众过程中,什么因素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阿希就从几个方面对他的实验范式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人类有服从群体的倾向,但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合群。是在“追求正确的答案”和“被人喜欢”中做出选择。
另外在这个刺激明确的条件下,他的研究发现,当群体规模达到三四个人时,群体的影响似乎就达到了最大值。这是令人没想到的,人数增多并不能让从众人数增加。也许跟他们发现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从来都不同意大多数人的看法,有百分之八的人几乎每次都站在大多数人的一边,剩下大约七成的人都处于中间这样人群的特点有关。而且他也发现如果有同伴支持,人们坚持自己的看法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也许同伴的力量无论在从众和坚持自我上都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
译者在序言中写到,“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促进少年儿童健康发展,促进青年人为梦想不懈奋斗,促进成年人承担责任,促进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等促进社会发展的任务是这一代心理学工作的担当”。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病例快查网

GMT+8, 2025-1-1 15:01 , Processed in 0.08259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