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快查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8|回复: 0

以人为本的儿科医生:一个“完整的人”,包括多少维度的信息 ...

[复制链接]

4

主题

5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22-12-28 15: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部分 基本信息很重要
病房轮值住总期间,经常接到一线医生新收病人的请示电话。而有一半以上的病史汇报开头都是类似这种:“总,我这边有个病人,咳嗽气喘1天......”滔滔不绝的现病史报起。
多数情况下,我只好温和地打断电话:“至少孩子的年龄,先报一下给我?”
为什么基本信息如此重要呢?因为我们在听到具体信息的时候,脑海中已经不自觉地在想象被描述的那个“人”是什么情况。
相应的,在我们提供信息给其他人的时候,我们要尽量展示一副完整的画面给对方,让对方有个更完整的判断。
不同儿童年龄+主诉“咳嗽气喘1天”举例。
如果是个3月龄小婴儿,根据主诉我会考虑是不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然后边听病史边验证自己的预判是否合理。
如果是2岁儿童,我会考虑是否有合并异物可能?然后重点关注现病史里能提示支气管炎与异物的不同之处。
如果是8岁学龄儿童,我会考虑哮喘发作可能,重点询问既往史里气喘次数和治疗方案。
当然了,以上只包括“年龄”这个基本信息。作为人类,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完整的人,包括的信息维度可太多了。
第二部分 儿科四大操作里的必备信息
前段时间儿科规培的年度考核,我报名了考官,某天下午负责儿科四大操作的监考。四大操作是指:腰穿、骨穿、胸穿、腹穿。
被考核的学员,在前期的准备工作,其实分三大模块内容:
第一块,针对需要完善检查的患儿:介绍自己的身份,告知家长及患儿需要面对的检查,核对姓名、性别、年龄、体重,术前生命体征检测,患儿本次适应症、禁忌症的排查等(譬如腰穿前一定要完善头颅影像学的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解释一下术前注意事项,比如排一下小便、小月龄婴儿换个新纸尿裤等。
第二块,针对自己:戴口罩、帽子等。
第三块,针对物品:选择穿刺包并检查有效日期,碘伏、棉签、撕好胶带、麻醉用的1%利多卡因、胸穿必备抢救的肾上腺素、合适型号的无菌手套,等。
以上三块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了,才是真正的穿刺步骤考核。穿刺步骤是考核重点,有非常标准的考核流程,本文不赘述。记得过程中做到人文关怀、无菌观念。
穿刺完成后,还有善后工作,也是分三块的:
首先还是患儿部分:需要跟家长和患儿交代术后注意事项,譬如腰穿后去枕平卧3小时,譬如穿刺部位建议24小时内不要碰水、纱布可以次日取掉;还可以跟家长讲一下穿刺顺利,比如1个小时左右会出常规结果,到时我们会及时跟进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也可以表扬一下小朋友很乖很配合,医生阿姨叔叔和爸爸妈妈都很为宝宝骄傲。
其次是物品部分:送检样本登记和送样,针头入利器盒,穿刺包的整理,等。
真实工作场景中,后续是一线管床医生本身的医嘱录入和核对、病程记录,追踪穿刺结果回报,及时与组内医生乃至上级医生沟通结果,调整治疗方案,跟 家长床边沟通相关结果回报和方案是否有调整。
在这样简单的四个操作中,我们看到“完整的人”因素增多了:这个组合里,不止有患儿和家长,还有儿科医生。每个完整的人,包含的信息不止是“年龄”这么基本的内容,它包括了基本信息、病情、沟通闭环
第三部分 真实医疗世界的复杂度
在真实世界中,医疗信息远比四大操作更复杂。
任何一个小小孩童,都有的基本信息、医保信息、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而且围绕这个孩童的,可能是性格迥异、经济情况有差别、社会状态复杂的各种家长家属
作为儿科医生,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个小孩本身,还必须要看到这个孩子周边的人群。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根据病情预判这个孩子的前景,知道这个孩子应该做 哪些检查、收治哪个科室。因此,我们还要了解自己医院临床科室、检验科、影像科、后勤人员等各个科室的分布情况。
同时,鉴于国内现行制度是医保制度,我们还需要对药品、DRG、感染用药制度、疫情防护制度、临床实验开展等有所了解。所以,我们需要尊重公立医院里功能强大的行政科室。一个强大的公立医院,行政力量必然是很强的,这是基本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有些需要特别专科治疗的,譬如一氧化碳中毒去了浙二康复科的、口腔血管瘤去了上海九院封闭治疗的、有心理问题去杭州市七医院复诊的,这还要求我们对兄弟单位和其他儿科医院有了解。
第四部分 医疗之外的世界
这个部分更广阔。广阔到我作为一枚儿科医生,不适合对它发表体验。所以暂时不展开讲。
第五部分 总结
所以,一个来到儿童医院就诊的小小孩童,他们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身上是同时存在以上四个部分信息:个体信息、家庭成员信息、医疗团队信息、社会信息。
如果作为儿科医生,我们只能看到这个孩子当前的个体信息的一小部分病情信息,很显然我们没看到一个完整的孩子。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我们的从医过程是不够完善的。
所以,我们应该时时扪心自问:当我们看见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是否看见了一个“完整的人”?带着这种心态,去不间断地锤炼医术,学着见众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病例快查网

GMT+8, 2024-12-29 01:59 , Processed in 0.0747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