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快查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3|回复: 5

《再见爱人2》张婉婷心理:探索精神控制背后的心理真相

[复制链接]

1

主题

5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12-9 20: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声明,作者无意针对张婉婷这个人的心理状态,以下探讨仅仅因为,张婉婷在亲密关系中呈现的问题,展现出大多数人生活中潜藏的心理逻辑。
张婉婷呈现的个人状态只是更加极端了一些,她控制,指责,需要,执着对错,在婚姻家庭生活中比比皆是。然而纵观不同的家庭生活,又有哪些冲突是与此无关的呢?
本篇文章借助张婉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表现,分析人性中的心理逻辑,帮助大家更多地认识自己。



1          控制他人的思想
在人性之中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控制性,但是每个人的控制程度不同。
张婉婷的极端在于,她要求非常强的掌控力。她需要不仅仅是事情按照她的方向发展,还包括他人的思想和情绪。
具体表现为,在思想上,当你和她讨论问题的时候,大部分的重点是放在交互信息上,彼此理解上,而张婉婷的重点在于,我必须说服你“我是对的”。为此,我可以调用各种不同的逻辑,来维护我的想法。



观察嘉宾曾经指出张婉婷的表达是互相矛盾的,她一会儿说,自己的爱人宋宁峰总是怼她,一会儿又会说,他总是沉默不说话,连问句“怎么了”这样的话都不会讲。

在不同的时间,用不同的生活细节,来佐证观点。最终其他人都被绕得昏头转向,理不清逻辑的时候,她就在讨论中取得胜利,达到精神控制舆论的目的。
对待亲密爱人,她的方式更加极端,当她不想讨论一件事情的时候,会直接说,你不要谈。比如她觉得宋宁峰没有出名,没有资格谈论关于演戏的事情,她就会直接打断对方说,不要说。就像是一个家长果断地制止孩子,因为坚定地认为孩子会闯祸。



即便是其他人,她也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当男嘉宾卢歌帮宋宁峰说话的时候,她会评价卢歌是个不诚信的人,通过贬低对方来否认对方的各种观点和行为

她不会做错么?会的。当张婉婷做错的时候,她可以说,是因为你我才做错了的。是你导致了我做错事,我做错的原因是你。如此完全摆脱了自己的责任。

张婉婷在控制思想上的表现,花招百出,但其根本上的目的,只是为了在各种“战斗”中取得胜利。
大部分观众会说,人和人的交流不是“战斗”啊。但对张婉婷,是。
对她来说,交流的目的,只关乎对错,对的人是领袖,错的人可以肆意指责批判。她的世界里,没有尊重和倾听。
除了思想上,感情上面的控制也非常明显。
2           控制他人的情绪
当时,卢歌和宋宁峰玩飞盘玩得很开心,但这份开心与张婉婷无关。于是,接下来的对话中,张婉婷通过询问卢歌的工作,进而评头论足,展开攻击。
她先是夸赞卢歌的工作神秘,深奥,遥不可及,但话音一转,说,没啥大用。话语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攻击性。
这种攻击性其实表现了张婉婷的诉求,周围人的情绪波动要来源于自己,而不能忽略自己。



除此之外,和丈夫宋宁峰的相处之中,她对于认同的极度渴求也非常明显。她总是不断指责对方,没有在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多关心问候。

她希望自己的情绪得到对方的理解和包容。如果对方没有给到足够的共情,就会是一顿输出的指责。
宋宁峰说“我不能过得太开心”。很多细节都显示,他是非常懂得张婉婷的心思的。当张婉婷不断强势地去指责和压制的时候,是没有人会愿意在高压之下去敞开讨论的。



张婉婷以为的对方不懂,其实是她自己造成的。

在感情中,需求认同和理解的人,往往得不到理解。并非因为人心孤岛,遥不可及。而是大部分人都认定对方无法理解,因而不断地寻找线索来佐证这种假设。
在心理逻辑中,当你要去寻找什么的时候,恰恰说明了匮乏。当你内心匮乏的时候,就注定会错过眼前的丰盛。
很多人都觉得,只要孩子听话,工作福利待遇好了,老公不拈花惹草了,长辈不挑三拣四了,我的人生就会变得幸福。
然而你想,如果你已经定义了不幸福的人生,要怎样乖巧的孩子,优厚的薪资,二十四孝的老公和诸事不理的长辈,才能满足你的需求呢?
3       以需求为核心的递进情绪
在第2期(上)快要结束的时候,观察嘉宾们已经看得快要“窒息”,不断地想要拿起氧气瓶充氧。作者也一度觉得心口压抑紧缩,想要摔鼠标电脑,或者抽身离开。
然而当夜晚降临,张婉婷和宋宁峰吵架的时候,我却突然明白了一切的根源。
宋宁峰说,白天不欢而散的讨论并没有那么严重。
这个时候,张婉婷的悲伤突然涌了上来,说,只有我难受,你们什么事都没有,为什么你们总是能够全身而退。



她的悲伤如此的明显,正是这种悲伤,让她变得柔软起来,让她不像平常那么咄咄逼人。她的话或许对观众来说不过是一小段莫名其妙的诉苦,但其中暗藏的真相却引起了我的注意。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说。
当她陷入悲伤,并说出有力的控诉的时候,恰恰是过去经历的重现。
在过去的什么时间里,她曾经遭遇过这样的难受?似乎所有人都无动于衷都没有过错,而她身处其中却被指责,批评,难堪至极?
当张婉婷控诉的那一刻,她不是在控诉几个小时之前的事情,她心中真正控诉的,是带给她人生创伤,并在成长的日子里不断反复重现的那个过去伤害事件。
张婉婷看似花样百出地要求思想的同步,情绪的同步,时时刻刻挑战着观众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然而她的人生却非常简单。
她做的所有的事情,都在表达两句话,“我是对的”,“你们要认同我”。而这背后暗含的潜台词是,“我是错的,你们都会怪我,指责我”,“你们不理解我”。
所以,当宋宁峰突然说,“大家没有怪你”的那一刻,你会观察到,张婉婷突然顿了一下。那是一种快速地醒悟。



就像是心理咨询过程中,突然打破了自己的信念模式,得到了瞬间的治愈。
尽管这种治愈只有一瞬间,而后她还是回到了自己原本的模式中。
当一个人表达需求,恰恰说明她的心理状态,处于需求的反面。
心理创伤的成因,缘起于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后被不同的情绪层层包裹,首先是羞耻,接下来是恐惧,而后是悲伤,最后是愤怒。这些情绪是可以混杂在一起,但由内到外的顺序是不可逆的。
当你开始剖析一个人的时候,就要由外到内的分析,首先看到他的攻击性,这是最张牙舞爪但最表面的层次。当对方在攻击后表现出了悲伤,你就可以经由这份悲伤来寻找更深的,恐惧,羞愧以及内在的需求。
情绪释放的时刻,往往掉落出很多心理真相的线索。
这种心理的规律是如此的简单,以至于很多人都忽略了自我观察和成长的能力。
《再见爱人2》婚姻真人秀节目,展现的是人性最亲密的部分,也必然暴露出人心理最深的创伤和议题。张婉婷的成长和变化,未尝不是帮助荧幕后的我们,思考婚姻,洞察人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9 20: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应该怎么改变这种性格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12-9 20: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哪种性格呀你是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12-9 20: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的人具体情况不太一样,但都需要看到自己的需求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9 20: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在需求什么,往往性格就不这样了。这样的性格常常有个潜台词是,你们都不能满足我,所以我很生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12-9 20: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为了骗种夺钱,她对男人没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病例快查网

GMT+8, 2025-4-6 05:22 , Processed in 0.11018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