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快查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5|回复: 0

碎碎念的发展心理学0-3部分

[复制链接]

3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12-9 16: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来个埃里克森八阶段吧,详尽简单到每个字都认识,绝对是现在发展心理学的金标准![得意]


婴儿期和儿童早期,我这块呀,说的简单一点。因为这块儿东西太多了,我可不想20000字写过去了,还没到4岁呢!因为这些的目标是终生发展,还有留点力气,请大家见谅。这块儿是发展的起始,是有很多“作业”要交的。直接和1⃣青春期退行和2⃣老年期的退化 相关。
我记得一两前年,网上有一个段子,是从吃奶的孩子的角度拍的母亲的脸,笑死了人。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能找得到了。当时配的字幕是“别自恋了,这么丑你得孩子怎么可能爱上你?!”总之,只能看到下巴和鼻孔是很让人黑线的。ok,绕回来,不管妈什么样子,婴儿期的孩子0-6周都有一种自发性的微笑,就是对谁都会笑。所以这个段子人这个角度是对的,妈妈爸爸们确实无需自做多情。孩子在婴儿期的第一波功能,都是条件反射。包括吸吮,微笑,哭泣等。——这些都是条件反射,和你吃饭分泌口水是一样的道理,确实无需自作多情^_^。
然后真的要快点推进了,6周之后开始有了社会性微笑。人类幼崽开始对“人类”笑,从6-16-24周从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到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练着练着,就越来越纯熟了。(就是,管我的,给奶喝的,我才对你笑……充数的人咱就算了)然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怯生”,一堆哥姐大爷的,躲我远点呗,拜托了。
插播--我这刚问了问雨姐(我家孩子),是不是这么写太接地气了?!她说不是一般接地气,是王维诗里的接地气。有没有人懂这个梗?
继续哈~~对应的,有怯生,就有依恋。依恋这个词儿是中文的翻译,其实英文是attachment!如果我们把人与人接触交往的等级分成五级的话,attachment是最深的了。(插播:五级接触里,对应中文比较准的,就是第二级的合伙人关系,和第三级的夫妻亲密关系。这里不赘述太多了,可想而知,母婴的依恋之深度在什么位置上。)
依恋关系正式成熟于18-24周,呼,找吧回来了~( ̄▽ ̄~)~。然后开始慢慢的向自恋+理想化方向转移和确立。这段时间成熟的速度就开始有快有慢了,但在之前的部分几乎所有的人类幼崽都几乎同步的发展(无论国籍和文化),如下:
1岁,基本会走;1.5岁,母语第一句话完成;1.5-2.5岁,母语基本语法结构完成;3岁,母语全部发音基本完成;
1岁,从准“固定”状态,变成“移动”物。同时,视角和体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3岁,佛罗伊德老爷子说的肛欲期,就是通过自己(和他人的帮助,尤指我们中国的把尿“优良传统”)对括约肌的训练,得到对身体控制欲的识别与成功控制的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病例快查网

GMT+8, 2025-4-6 05:19 , Processed in 0.1099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