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是不可信任的 !!!
可能你还没有意识到,从你第一次学会骑自行车,到高中毕业的同学散伙会,大脑都在轻微地改变着你的记忆。
记忆,不会像影像资料一样完全复刻着你的过去。
记忆是具有重建性的,这种重建性对于我们来说,是福也是祸。
尽管我们记住的一些东西是错误的,但这也可能是因为大脑在塑造更新记忆来降低效力,特别是当我们曾有创伤或者可怕的回忆。
那么有没有可能,我们可以利用这种优势来治疗抑郁症或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疾病呢?
这也是波士顿大学的 Ramirez 以及他的研究团队正在研究的课题。[1]
在对老鼠的记忆进行了多年研究以后,他们不仅发现大脑存储积极以及消极记忆的地方,还发现了如何通过人工刺激来降低消极记忆的效力。
01. 正面和负面的记忆
首先,这项技术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先找到大脑中积极和消极记忆的相关位置,以及对两者进行区分。
人的记忆存储在整个大脑的所有不同区域,Ramirez 团队主要针对在海马体中的记忆网络的研究。
海马体是一种腰果状的结构,主要功能在于存储、形成、检索重要的感觉以及情感信息。
在《自然通讯生物学》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中,这个研究团队绘制了正面和负面记忆之间关键分子和遗传差异。
结果发现两者在多个层面是截然不同的,比如情绪记忆的细胞(积极或消极),在物理上和其它类型脑细胞非常不同。
Ramirez 提到:
积极和消极的记忆,在大脑中有着自己独立的空间。
研究人员发现,正记忆细胞和负记忆细胞几乎在所有方面都不同,它们大多都储存在海马体的不同区域,使用不同的通路与其它细胞进行交流。
因此只需要通过一个分子基础,就可以区分大脑中的正面和负面记忆。
目前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一种叫做光遗传学 (Optogenetics) 的技术来对记忆种类进行标记。
这是一种利用脑细胞受体对光做出反应的方式,研究人员会将一种无害的激光照射到大脑中,以此激活对光有反应的受体细胞。
另外还可以通过插入一种受光刺激的荧光蛋白,对正记忆和负记忆进行颜色编码。
例如,正记忆网络会发出绿色的光,负记忆则发出红色或者蓝色的光。
02.重新连接糟糕记忆
在标记老鼠记忆之前,研究人员需要为它们制造记忆。
首先将老鼠置于良好或不愉快的记忆中 —— 积极的体验可能是啃美味的奶酪或与其他老鼠交往;负面体验可能是受到轻微的电击。
一旦形成新的记忆后,研究人员就会找到保持这种体验的细胞网络,并且使用激光人工激活这些记忆细胞。
正如论文中表示,激活积极体验可以永久改写消极体验,从而降低糟糕记忆的情绪强度。
研究人员让老鼠回忆起消极记忆,在这期间,他们人为地重新激活一组积极的记忆细胞。
根据该论文描述,积极记忆更新了恐惧记忆,并减少了当时和记忆被激活后的恐惧反应。
激活积极记忆是更新消极记忆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研究团队发现这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它们不仅仅刺激了积极记忆细胞,还尝试激活中性记忆 —— 一些标准的,无聊的体验,然后再刺激海马体,结果发现两者都效果。
尽管人工激活记忆在人类身上是不能实施的,但是这些发现还是可以转化为临床环境中。
Ramirez 认为,在一个人回忆消极记忆的同时,在治疗中利用积极环境来进行生动回忆,这有可能克服负面记忆的影响。
总而言之,记忆是可塑的,但刺激的时机非常重要。
03.改变规则
对于严重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类型,Ramirez 建议可以利用诸如经颅磁刺激或深部脑刺激(一种侵入性手术)等工具来刺激大片海马体,以此来帮助患者克服与记忆有关的障碍。
越来越多的神经科学家已经开始涉及关于颅内刺激,以及部分神经可刺激性物质治疗。
当然这里的主题是使用奖励和积极性的方面,来改写我们过去的记忆负面成分。
类似于在老鼠身上的实验一样,在人类身上同样可以使用部分神经可刺激性物质,以此重组所经历过的创伤性成分。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实验一定要在密切的医疗监督下进行,千万不要独自在家尝试。
最后想说,心理治疗若想要更有效的方案,则需要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进行更多开盲盒实验,这也会是未来心理临床治疗改变规则的契机。
关注@壹点灵,了解更多的实用心理小知识吧~
编译:KGG
编辑:KGG
<hr/>关注不迷路!更多的心理学干货,心理学福利,心理倾诉树洞,尽在壹点灵心理(yidianling0)!
<hr/>参考
- ^1. Monika Shpokayte, Olivia McKissick, Xiaonan Guan, Bingbing Yuan, Bahar Rahsepar, Fernando R. Fernandez, Evan Ruesch, Stephanie L. Grella, John A. White, X. Shawn Liu, Steve Ramirez. Hippocampal cells segregat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ngrams. Communications Biology, 2022; 5 (1) DOI: 10.1038/s42003-022-0390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