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快查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2|回复: 0

隐秘的“暴力”:“想想都可怕,我被亲妈心理虐待了30年 ...

[复制链接]

2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3-1-8 13: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一位来访者对我的触动很深。

自幼成长于单亲家庭的她一直和控制欲极强的母亲生活在一起。

由于父亲的缺位,母亲对来访者早期的生活几乎有着绝对的控制权,而母亲对女儿的精神打击和心理虐待也持续贯穿在女儿的成长轨迹中,这直接造成来访者成年后各种心理问题和社交障碍。
公益在线免费心理咨询来访者招募中.....  数位心理专家在线为您解答困惑  擅长范围:情感挽回、婚姻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环境适应、青少年儿童问题,个人发展、情绪问题、情感问题、自我意识、心境障碍、神经症状、性困扰、心理危机等。还有数千本心理咨询师参考电子书+数千部心理学大咖音频视频课程资源免费送哦!(心理资源限时领取)需要免费咨询请在我的主页个人简介绍或主页背景查看 需要免费心理资源请再我个人简介里查看
“很小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妈虚伪,人前人后对我的态度不一样,常常是人前装和气,人后就对我很苛刻,总是和我说很消极的话,动不动就是,太痛苦了,她不活了,要自杀,要么就说我拖累了她;如果我稍微表现得不耐烦,她就用恶毒的话咒骂我,甚至会打我。我真的好绝望,一直在忍!

每当一些亲戚和我说要孝敬妈妈,她一个人带大我太不容易了,可是她们越这么说,我就越委屈、我的内心越抵触!我恨这些伪善的人,她们懂什么?这样的状态,从我还是个孩子,到现在,一直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想想都可怕,我被亲妈心理虐待了30年!”

在大多数的文化中,母亲都被刻画成伟大的形象,她们不辞辛劳,甘于奉献,疼爱孩子。

可是,在那些不为人知的“隐秘角落中”,又滋生出了多少阴暗呢?

01.

说起虐待,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身体上的虐待,而忽视了另一种虐待——心理虐待。

在心理学中,心理虐待是指施虐一方使用长期的精神暴力、言语暴力、情绪暴力,通过羞辱、无视、孤立、冷战、贬低、咒骂、威胁、污蔑、中伤等方式,对受虐一方的精神和心灵造成严重伤害的一种行为。

心理虐待可以存在于情侣、亲人、朋友、同事、上下级等各种人际关系中。

它可以是情侣、家人之间的找茬、冷战,

可以是朋友之间的贬低、羞辱,

可以是职场中的孤立、中伤。


不要小瞧心理虐待的伤害,虽然它不像拳打脚踢那样会留下身体上的伤疤,但可以令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伤痕累累。

它对一个人的精神摧残往往是毁灭性的,可以让一个原本身心健康的人厌恶自己、厌弃世界乃至对人生绝望——却还不自知。

它会让你的情绪全面崩溃,让外人看起来并觉得你才是疯癫的那一个。

02.

心理虐待的施虐方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明显地施暴,他们往往先披着“为你好”的外衣,等受害者对其产生了好感、信任或依赖的心理时,再通过上述行为逐步“驯化”受害者,不断践踏受害者的自尊心,摧残受害者的意志,让他们产生一种“我是不是真的做错了”的感觉。

长此以往,受害者在这样的“反思”之下,往往会自轻自贱、自觉低人一等。

长期遭受心理虐待的受害者,容易出现情绪障碍和性格方面的负面改变。

例如,严重抑郁、焦虑、挫败、低自尊、自我贬低、习得性无助,认为自己有罪、活该,严重低估自己的价值,甚至厌世、轻生。

其他几点情绪障碍也许比较容易理解,但“习得性无助”是大众不能理解的。

经常会有人质问受害者:“既然你这么痛苦,为何你不反抗、不逃离?”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来的,他的经典实验是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予狗电击,狗在笼子里逃不出去只能接受电击。

如此反复多次之后,他再把笼门打开,此时再拉响蜂音器,狗不是夺门而逃,而是倒地等待被电击。

同样,习得性无助的心理障碍在人类世界中也存在。

在长期的(肉体的或精神的)暴力对待下,受虐者会“习得”一种“反抗也是徒劳的、甚至会招来更多痛苦”的“无助”心态,所以干脆就不反抗了,任由对方作践。

03.

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成为心理虐待的施暴者呢?这些人往往外表体面,但内心却具有各种人格障碍或性格缺陷,比如下面几类人。

自恋型人格障碍者

他们容易过高地评价自己的才智、品德、外貌、成就、理想。

但同时,他们又具有敏感脆弱、低自尊、缺乏共情能力等特征。他们渴求别人持续的关注和赞美,因此,一旦别人比他优秀或批评他,他便会感到被羞辱和伤害。

因此,这种人很喜欢通过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

偏执型人格障碍者

他们往往极度敏感,嫉妒心极强,对别人的优秀会感到焦虑紧张;

非常记仇,对于别人的批评必须给予更强烈的反击;

固执,难以被说服;

双重标准,对自己很宽容,但对别人要求很高;

自以为是,喜欢指责别人,自己永远是对的;

多疑,会将别人的无心之举理解为敌意等。

控制欲极强的人

他们需要掌握亲密关系中的一切信息,非常善于发现对方的缺点,通过道德谴责来降低对方的自尊;

让对方臣服于他的权威,通过限制社交、经济控制让对方与世隔绝,只能以他为生活中心。

具有辩论倾向的人

他们非常擅长质疑别人,擅长从每一句话中寻找瑕疵来挑刺,但他们抬杠的最终目的并非为了解决问题或达成共识,而仅仅是为了头脑和口舌的交锋,以及享受赢得争吵带来的快感。

这几种人往往拥有一些共同的性格特征,如情绪极端易激惹控制能力差缺乏共情能力高度自我中心、极端利己主义难以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等。

如果你发现给自己带来困扰的人具有上述特征,就要引起警觉,然后觉察到“我现在的这些困扰,或许并不是因为我不够好”。

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认识到自己正在成为心理虐待的受害者。

04.

另外,有些人会误以为心理虐待就是辱骂诋毁、人身攻击之类的,而这些只是心理虐待中的“言语暴力”。

其实,

“精神暴力”(包括洗脑、纠缠、贬低、污蔑、控制等行为)

“情绪暴力”(包括无视、孤立、摆脸色、拒绝沟通等冷暴力,以及威胁、恐吓、砸坏物品等激进行为的热暴力)

都属于心理虐待的范畴。

下面几种是不容易被察觉的心理虐待。

限制社交

贬低你的朋友,干涉你和朋友的交往;怀疑你的生活作风,对你进行严密监控、道德指责;

不仅限制你与异性的交往,还限制你和同性朋友的交往;

甚至,他连你和家人的来往都要限制,让你和家人断绝关系等。

经济控制

如果对方经济状况好,可能会要求你放弃工作,甚至会阻挠你的职业发展,要你脱离社会;

如果对方经济状况不如你,则可能要求你把赚到的钱都交给他“保管”(此刻往往会伴随着对你能力的贬低,以此来佐证你无法管理好财务,必须交给他)。

限制行动自由

你去过哪里、将要去哪里、去干什么、和谁去、去多长时间,都要向他报告;

行动的所有细节都要向他反复澄清、核实、比对,证明你没有脱离他的掌控;

时刻查手机、查通话记录,甚至没收手机、电脑、扔掉衣服,不让你出门。

如果遇到了这些情况,即便对方并没有动手打人,那他仍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施虐者。

和这种人一起生活会令人身心俱疲,因为他无时不刻不在消耗你的生命力。

05.

有些人可能感到纳闷,一个人有没有遭受暴力对待,难道自己不知道吗?还要对照上面这些理论知识验证一下才知道吗?


这是大众容易误解心理虐待的另一个方面,这些误解会导致受害者的自我觉察变得更加困难,他们察觉不到是自己遭受了暴力,反而更加自我怀疑。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受害者可能会被表象迷惑,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处于暴力的漩涡中。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处于这样的关系中,或者你身边有人正处于这样的关系中,你需要意识到这是一种暴力,即使对方并没有抽你、打你,但这仍然是一种虐待行为。


更具体地说,如果你发现你的朋友、伴侣或上司有上述特征,或是导致你出现了自我怀疑、自我厌弃、心累、无助、焦虑、习得性无助,甚至抑郁、轻生的症状,请一定及时向身边人或专业人士求助。

认识到自己正在遭受暴力对待,是走出阴影的第一步。

一个人要想修复被破坏和受过伤害的精神世界,除了乐观、积极之外,还需要一个整体的治疗体系来帮助自己有步骤、有方法地走出阴霾。

心灵的成长也莫不如是,找到病灶、按摩痛点,最后让你经络通畅,轻松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病例快查网

GMT+8, 2025-4-5 18:47 , Processed in 0.0774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